看电影一定要吃爆米花吗?

Nemo 读书分享 6.1K A++A--默认字号

广告:此位置广告招租,图片文字均可,PC手持设备同步显示,字体变色。

爆米花

说起这个事要回到19世纪的美国,你没看错,是19世纪,不是现在。当时爆米花在美国很流行,因为它物美价廉,很好吃,而且还便宜。由于制作简单,一个爆米花机就搞定了,占地面积小,所以在19世纪,爆米花在美国非常流行,卖爆米花这个摊位到处都是。

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爆米花,那它和看电影有啥关系呢?继续往下看。

最初这个电影是无声的,它所有的对话都是字幕。在那个时代你认识那些字幕起码你要受过教育,说白了,你得认识字。所以,在19世纪,电影刚出现得时候,其实是一个高级娱乐,普通的平民百姓受教育的程度没那么高。所以他们看不了字幕,也就没办法看电影,就导致了平民百姓与影院无缘。

电影院

当时的电影院装修很高雅,且铺着很精致的地毯,在这种环境下就不太适合吃爆米花。说了半天,是不适合在影院吃,那后来影院为何又卖爆米花了呢?

随着时间的推移,到了20世纪,大概是20世纪20年代末,就是1927年,开始有了这个有声电影。即使没受过教育也可以看电影。一下子这个东西就平民化了,变成了大众娱乐的。因为电影的平民化,所以民众就把爆米花带进去了。这就联系在一起了。

很快到了20世纪30年代,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,所有的经济都在走下坡路,那经营电影院已经活不下去了,没有办法稳定赚钱,吃穿都成问题,还哪有心思去看电影呢?这时候,电影院的就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爆米花。

就是因为他是街边的小吃,还便宜,经济不好时,别的消费不起,吃爆米花还是消费得起的。那电影又跟它联系到一起了,所以很多的影院经营者开始也卖这个东西了。即卖电影票也卖爆米花,刺激你的消费,就是为了挣钱。

很快30年代过去了,第二次世界大战,世界上很多物流都被切断了。从国外向国内运不了东西,美国当时需要从国外运糖,糖这东西一下就没了,没有糖,汽水、糖果、饮料这些东西你都生产不了,那这些零食没有了,但是,我们还是得消费一些零食啊,那爆米花一下就占据了这个主流的地位。

因为二战的问题导致爆米花成为了主流的零食。于是乎,销量是直线上升。而且,还有人统计过具体数据,在1945年,看电影的观众有一半都消费了爆米花。就是在二战后,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一下就变大了,所以,它的这个对外输出文化一下让全世界都开始流行这东西。所以,现在的电影院里面都有爆米花卖。没想到一个爆米花背后还牵扯了这么多知识。

延伸阅读:
既然看电影吃爆米花,那你知道为什么只有玉米适合做爆米花呢,为什么不能是大米、大豆或是其他谷物呢?就是因为玉米的透气性不好,被加热的时候,它内部的油和水会发生气化,变成气体后,它会膨胀,玉米壳又比较硬,又不透气,所以这些油和水在玉米粒里边就形成了一种高压的蒸汽,就是它的内部压力很大,在蒸汽的作用下,玉米粒里边的淀粉就被软化,然后变形,就变成你看到的那个样子了。有一个数据,说当温度加热到大约180摄氏度的时候,玉米粒内部的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,这些压力就会把玉米粒这个外壳顶破。

标签: 爆米花